【陳霞、黃懷信】《中庸》“南邊之強”詮說——兼談孔子的聊包養app夷夏觀

《中庸》“南邊之強”詮說

——兼談孔子的夷夏觀

作者:陳霞(曲阜師范年夜學歷史文明學院2013級博士研討生,中國孔子研討院助理研討員)包養行情

          黃懷信(曲阜師范年夜學孔子文明研討院傳授,博士生導師)

來源:《甘肅社會科學》,2019年05期

時間: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十月初五日壬寅

          耶穌2019年11月1日

 

摘要

 

在《中庸》“子路問強”一章中,孔子對“南邊之強”予以稱贊。《論語》《孔包養網dcard子家語》等文獻記載也表白,孔子思惟中有明顯推重“南邊”的一面。孔子所說的南邊是周代以來以洛邑為中間的地輿觀下的江漢流域。這一素來被稱之為“蠻夷之地”的區域之所以深受孔子推重,乃由于此地在舜、周公、召公等古圣先王的禮樂教化傳統之下,加之南邊溫和多陽的氣候影響,構成了以中和、寬厚為特點的德性之強、正人之強。孔子反對氣力之強,推重德性之強。同時,孔子對“南邊之強”包養dcard的推重,也體現了他以文明而不以地區、種族為標準來區分諸夏與蠻夷的夷夏觀。

 

在《中庸》“子路問強”一章中,對于子路的提問,孔子沒有當即作答,而是反問子路:“南邊之強與?南方之強與?抑而強與?”[1]21接下來便指出南、南方所表現出來的“強”特征分歧,風格迥異,而從“正人居之”一語可明顯看出他對“南邊之強”的推重。對于此章,漢唐以來的學者多有關注,但是對于孔子所言“南邊”指哪個區域?“南邊之強”能否是合適孔子“中庸”標準的強?意見并不統一。實際上,這可從孔子對“南邊”的一貫態度,以及“南邊之強”的構成方面予以考核包養俱樂部

 

考之儒家經典文獻,孔子在其言談論述中有明顯的推重“南邊”的一面。《論語》記載孔子很是重視《詩經》“二南”,也曾對說出“人而無恒,不成以作巫醫”[2]119之語的“南人”吐露出贊賞之情。此外,在《孔子家語·辯樂解》中,更有“子路鼓琴”一章,此中,孔子因子路“鼓琴”而引發他對南、南方音樂的對比,而他亦對“南邊”地區的音樂予以稱贊,稱之為“正人之音”[3]400。通過這幾處記載,孔子對“南邊”的贊賞之情顯而易見。但是,年齡時期,中華文明是以夏、商、周三代統治的焦點區域即“中國”地區的華夏文明最先進,“南邊”在內的其他“四方”,則被視為蒙昧落后之地。在這種認識之下,孔子卻對“南邊”屢加稱贊。那么,“南邊”究竟具體指哪一區域?“南邊”緣何這般深受孔子贊賞?本文力圖對此做深刻探討,探討此中所蘊含的孔子思惟。

 

一、孔子論“南邊之強”

 

“南邊之強”出自《中庸》:

 

子路問強。子曰:“南邊之強與?南方之強與?抑而強與?寬柔以教,不報無道,南邊之強也,正人居之。衽金革,逝世而不厭,南方之強也,而強者居之。故正人和而不流,強哉矯!中立而不倚,強哉矯!國有道,不變塞焉,強哉矯!國無道,至逝世不變,強哉矯!”[1]21

 

在孔門眾門生中,子路以“好勇力”著稱,孔子曾評價他有“暴虎馮河,逝世而無悔”(《述而》)[2]61之意氣,《中庸》此章之問,合適子路一貫的性格。面對子路的提問,孔子反問他問的是“南邊之強”還是“南方之強”?抑或是子路本身的強?緊接著,孔子重點對比了“南邊之強”和“南方之強”。

 

孔子對南、北之“強”的對比,從“正人居之”一語來看,孔子贊賞的是“南邊之強”。后面,孔子又連用四個排比句,贊嘆“正人”所表現出來的“強”的特征。從前后句的關聯來看,此處的“正人”應該上接“南邊之強”一句的“正人”,而四者之強,應該也是一個具備了“南邊之強”的正人所體現出來的強的特征。但是,對于此處孔子所由衷贊嘆的能否是“南邊之強”,歷包養留言板代學者意見紛歧。最有影響的觀點,是認為孔子所推重、贊嘆的“強”,并非“南邊之強”,而是子路所代表的“中國”之強,或子路所當盡力做到的“四者之強”,認為它們才是合適孔子“中庸”思惟的強。如鄭玄曰:

 

強,勇者所好也。言三者所以為強者異也。抑,辭也;而之言女也,謂中國也。南邊以舒緩為強,不報無道,謂犯而不校也。南方以剛猛為強[4]3529。

 

鄭氏此處以“中國”“南邊”“南方”三者相列,雖然未明言“中國”之強當為“強之中”者,但應為言之未盡之意。

 

呂年夜臨曰:

 

南邊之強,不及乎強者也;南方之強,過乎強者也。而強者,汝之所當強者也。南邊,中國;南方,狄也。以北對南,故中國所以言南邊也。南邊雖不及強,然犯而不校,未害為正人;南方則過于強,尚力用強,故止為強者罷了,未及正人之中也。得正人之中,乃汝之所當強也[5]87。

 

呂氏在此認為“南邊”相對于“南方”而言,實際上指的是“中國”;并明確指出,“南邊之強,不及乎強”而“南方之強,過乎強”,二者都未得強之“中”,孔子盼望子路能盡力往做到。而子路所要做到的強之“中”,就是孔子所贊嘆的“四者之強”。持這種意見的還有朱熹,他說:

 

蓋強者,力有以勝人之名也。常人和而無節,則必至于流;中立而無依,則必至于倚;國有道而富貴,或不克不及不改其平昔;國無道而貧賤,或不克不及久處乎窮約。非持守之力有以勝人者,其孰能及之?故此四者,汝子路之所當強也。南邊之強,不及強者也,南方之強,過乎強者也;四者之強,強之中也[5]89。

 

可見,基于對“中”的懂得與取舍,學者多認為“南邊之強”代表強之不及者,“南方之強”代表強之太過者,而“四者之強”才是真正合適孔子“中庸”思惟的強。這一觀點在歷史上影響很年夜,最為學者們認可與推重。但這樣懂得的話,就存在兩個難以講通的處所:

 

第一,孔子在後面明言“南邊之強……正人居之”,并在歸納綜合完“南方之強”后,緊接著以“故正人……”起句說明“正人”之“強”的體現。從前后語句的關聯來看,此處的“四者之強”應是具備了“南邊之強”的正人所體現出來的。但是,如依上述學者所言就割裂了前后語句的關聯性。

 

第二,孔子既已明言“南邊之強”為“正人居之”,如依上述學者所言,具備“四者之強”的“正人”與具備“南邊之強”的“正人”就存在德性上的差異。但是,對于正人,孔子歷來是將其視為人的分類中的一等(類),是一個總稱。《孔子家語·五儀解》記載孔子將人分為“五儀”(五等),即庸人、士人、正人、賢人、圣人,并詳述“五儀”的分歧標準。此中對于“正人”,孔子說:“所謂正人者,言必忠信而心不怨,仁義在身而色無伐,思慮透明而辭不專。篤行信道,自強不息,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成及者。此則正人也。”[3]59可見,孔子認為正人在人的分類中是品德境界比較高的一等,並且只要達到必定的品德境界才幹稱得上正人。換言之,孔子稱之為“正人”的人,必定是達到其所認定的品德標準的人。並且從“言必忠信而心不怨”“仁義在身而色無伐”“思慮透明而辭不專”“篤包養甜心網行信道”“自強不息”這些德性特點來看,孔子所認可的“正人”,已然是合適孔子“中庸”思惟且具有朱子所說的“持守之力”之人。由此來看,居“南邊之強”的正人與居“四者之強”的正人,不應該存在德性上的差異,是以“故正人”中的“正人”當指前述具備“南邊之強”的正人。

 

既然這般,上述學者們在對“子路問強”一章的認識上應該存在誤差。這一誤差的出現,除了基于對“中庸”標準、“正人”概念懂得的偏頗之外,更主要的,應該是對“南邊”在孔子思惟中的主要性的認識存在缺乏。

 

無獨有偶,在《孔子家語·辯樂解》中也有一章孔子對南、南方評價的記載:

 

子路鼓琴,孔子聞之,謂冉有曰:“甚矣!由之不才也。夫先王之制音也,奏中聲以為節,流進于南,不歸于北。夫南者,生養之鄉;北者,殺伐之域。故正人之音溫柔居中,以養生養之氣。憂愁之感,不加于心也;暴厲之動,不在于體也。夫然者,乃所謂治安之風也。君子之音則否則,亢麗微末,以象殺伐之氣。中和之感,不載于心;溫和之動,不存于體。夫然者,乃所以為亂之風。昔者舜彈五弦之琴,造《南風》之詩,其詩曰:‘南風之熏兮,可以解吾平易近之慍兮;南風之時兮,可以阜吾平易近之財兮。’唯修此化,故其興也勃焉,德如泉流,至于今,王公年夜人述而弗忘。殷紂好為北鄙之聲,其廢也忽焉,至于今,王公年夜人舉以為誡。夫舜起平民,積德含和,而終以帝。紂為皇帝,荒淫暴亂,而終以亡,非各所修之致乎?由,今也匹夫之徒,曾無意于先王之制,而習亡國之聲,豈能保其六七尺之體哉”[3]400-401?

 

此段論述與《中庸》“子路問強”很是類似。問題的討論也因子路而起,評論主題亦是圍繞南邊、南方展開,且僅限于南邊、南方。只不過,這次討論的重點是針對南、南方分歧的音樂。在對比中,孔子認為南、南方存在地輿、環境的分歧,反應在音樂上,則南邊音樂是“溫柔居中,以養生養之氣”的“正人之音”,屬“治安之風”;南方音樂則呈現為“亢麗微末,以象殺伐之氣”的“君子之音”,屬“為亂之風”。由此可見,南邊音樂與南方音樂所呈現出來的特征與影響很是明顯,而孔子所推重和贊賞的,顯然是“南邊”音樂。這與《中庸》“子路問強”一章孔子對“南邊”的認識是分歧的。

 

除此以外,孔子對“南邊”的贊賞還體現在他對《詩經》“二南”的重視。今本《詩經》賴孔子刪訂收拾而流傳下來,已為學界所共識。在《詩經》中,《周南》《召南》位列“十五國風”之首,處于整部《詩經》的開篇地位,位置不問可知。除了在《詩經》的編排上,在實際的學習生涯中,孔子也非常重視“二南”,他曾教導兒子孔鯉說:“女為《周南》《召南》包養女人矣乎?人而不為《周南》《召南》,其猶正墻壁而立也與?”(《陽貨》)[2]156認為一個人不研讀《周南》《召南》,就好像面對墻壁無法前行普通。

 

綜觀以上文獻記載,在孔子思惟中有明顯的認同、推重“南邊”的一面。並且,在《孔子家語·辯樂解》“子路鼓琴”一章的南、北對比中,孔子明確贊賞南邊音樂,認為南邊音樂承繼“先王”所制之音,“奏中聲以為節”,加之南邊特有的溫厚、柔和之風,所以南邊音樂就體現出“溫柔居中”的特點。南邊音樂顯然是合適孔子“中庸”思惟的“正人之音”。基于這些認識,以及前述“子路問強”語句的關聯性考慮,《中庸》中的“四者之強”說的就是“南包養app邊之強”。與以氣力取勝的“南方之強”比擬,“南邊之強”體現為寬厚柔和、明理豁達,這是一種雖柔卻剛的德性之強,擁有了這樣的強,才會隨和而不隨波逐流,中立而不高攀,不輕易改變操守與志向,才更自立自立、堅韌耐久。所以,孔子贊賞“南邊之強”是合適“中”的強。

 

二、“南邊”的具體區域

 

對于《中庸》“子路問強”中的“南邊”和“南方”,歷代學者多有注釋。此中,對于“南方”,學者們的意見比較分歧,認為年夜體指華夏以北、少數平易近族所棲身的南方地區。對于“南邊”則不合較年夜,如孔穎達注曰:“南邊謂荊揚之南,其地多陽,陽氣分散,情面寬緩和柔。”[4]3529認為“南邊”是指現代九州之荊州、揚州之南,即長江中下流的年夜片區域。而呂年夜臨和司馬光則認為“南邊”指的是“中國”:“南邊,中國;南方,狄也。以北對南,故中國所以言南邊也。”[5]87、89認為比擬于南方來說,華夏地區可稱之為“南邊”。可見,對于“南邊”,學者見解分歧。那么,孔子所言“南邊”究竟是指哪里呢?

 

孔子作為年齡時人,他的地輿觀念,應該是與西周以來周人以洛邑為全國之中的地輿觀念分歧的。周人先祖偏處東南,東北接近紂都朝歌包養網車馬費,東南迫于蠻夷。至文王居豐(今陜西長安縣東北)、武王都鎬(即宗周,今陜西長安縣東南),仍偏居西隅。這一地輿地位,顯然晦氣于周克殷之后對東方地區的治理。是以,將政治中間東移是周初政治家專心考慮的問題。根據《尚書》《史記》及出土銅器銘文等記載,武王伐紂途徑洛邑時,認為此地居全國之中,決定統一全國后即遷都于此。滅商第二年武王病逝,攝政的周公旦乃遵武王遺志營建洛邑。《史記·周本紀》對此記載曰:“成王在豐,使召公復營洛邑,如武王之意。周公復卜申視,卒營筑,居九鼎焉。曰:‘此全國之中,四方進貢道里均。’”[6]133洛邑自西周初年建成之后,便成為周朝統治全國四方的政治中間。《左傳》昭公九年記載周景王之言曰:“我自夏以后稷,魏、駘、芮、岐、畢,吾西土也。及武王克商,蒲姑、商奄,吾東土也;巴、濮、楚、鄧,吾南土也;肅慎、燕、亳,吾北土也。吾何邇封之有?文、武、成、康之建母弟,以蕃屏周。”[7]1307-1308此東、西、南、北,恰是以洛邑為中間而言的。此中,“南土”為巴、濮、楚、鄧各諸侯國所轄區域。對于此四國,楊伯峻師長教師注曰:“巴,疑即巴人之巴,或云今四川重慶市。濮,即文王十六年《傳》之百濮,今湖北石首縣一帶。楚,即楚都,今湖北江陵縣。鄧,今河南鄧縣。”[7]1308可見,周初以來,即構成了以洛邑為中間、周圍封建諸侯的政治格式,周人的地輿觀念也由此確立。在這一地輿觀念之下,“南邊”即相對于“中國”而言,應指洛邑以南的地區包養行情,重要是巴、濮、楚、鄧等南邊諸侯國地點的江漢流域。

 

對此,也可從西周、年齡時人對“南邊”的認識來考核。《國語·鄭語》記載鄭桓公懼于周王室的衰敗與混亂,曾問史伯:“王室多故,余懼及焉,其何所可以逃逝世?”史伯給他詳細剖析了當時各方諸侯的情況,并提出本身的建議。鄭桓公又問:“南邊不成乎?”史伯對曰:

 

夫荊子熊嚴生子四人:伯霜、仲雪、叔熊、季紃。叔熊逃難于濮而蠻,季紃是立,薳氏將起之,禍又不克。是天啟之心也,又甚聰明和協,蓋其先王。臣聞之,天之所啟,十世不替。夫其子孫必光啟土,不成偪也。且重、黎之后也,夫黎為高辛氏火正,以淳耀敦年夜,天明地德,光照四海,故命之曰“回祿”,其功年夜矣[8]。

 

“荊子熊嚴”是西周時期楚國的國君,羋姓,熊氏,名嚴,為回祿之后。熊嚴及其后代治國實行仁德,逐漸發展強年夜,史伯認為楚國在周衰之后將會興盛。顯然,此處的“南邊”,指的是楚國統轄下的荊楚之地。

 

別的,《左傳》成公九年記載晉侯在視察軍用倉庫時,見捆綁軟禁著一個人,便問:“南冠而縶者,誰也?”有司答覆說:“鄭人所獻楚囚也。”[7]844此人是楚國鐘儀,于成公二年(前510年)在楚鄭之戰中包養感情被俘,被鄭國獻給了晉國。別的,成公十六年(前524年),晉、楚兩軍在鄢陵相遇,各自擺開陣勢。晉侯讓太史于戰前占筮。太史占筮得“復卦”,認為吉祥,并解釋卦辭說:“南國,射其元王,中厥目。、王傷,不敗,何待?”[7]885在此亦徑稱楚國為“南國”。

 

除此以外,《論語·子路》曾記載孔子提到過“南人”一詞:“子曰:南人有言曰:‘人而無恒,不成以作巫醫。’善夫!‘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’子曰:‘不占罷了矣’。”[2]5《禮記·緇衣》也有一段基礎雷同的文字:“子曰:南人有言曰:‘人而無恒,不成以為卜筮。……’《易》曰:‘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’……”[4]935對于孔子所說的“南人”,有學者進行了考證,來可泓師長教師說是吳、楚之人[9],饒宗頤師長教師說是楚人[10],孫以楷師長教師則具體考證為老子,并說:“老子為宋之相人。……(相)夾在吳楚之間。……此地距城父僅幾十里,公元前512—500,城父已屬楚,此地,很能夠也已屬楚,所以老子也可以說是楚相縣人。”[11]以上諸位師長教師的考證,無論具體與否,都不離楚地一帶。

 

綜上所述,中國的地輿觀在周初即已年夜體確定,“南”“南邊”作為一個區域名詞,指的是“中國”即洛邑以南的廣年夜區域。只是,到年齡時期,由于楚國突起為南邊的年夜國,并且不斷向五湖四海擴張,逐漸將南邊諸小國納為本身的附庸國,所以年齡時人提到“南”“南邊”,多指“楚國”,或楚國所統治下的南邊地區。既然這般,孔子所說的“南邊”并不像一些學者所認為的那樣,指的是有著燦爛禮樂文明的“中國”地區。那么,被孔子認為有著“正人之強”“正人之音”的南邊文明是若何在落后的荊蠻之地產生的呢?

 

三、“南邊之強”構成的緣由

 

“南邊之強”的構成,當然與地輿、環境、氣候等天然條件親密相關,但實際上,還有更深層的緣由。

 

前述《孔子家語·辯樂解》“子路鼓琴”一章記曰:“夫先王之制音也,奏中聲以為節,流進于南,不歸于北。”在這里孔子指出,先王創制的禮樂有一個“南流”的過程。有著“中聲”之節的音樂流進南邊地區,為南邊人所接收,加之南邊人因多陽、溫熱的氣候而構成的溫厚、柔和的性格,便融匯、構成了“溫柔居中”的“正人之音”。在“正人之音”的熏陶教化之下,“憂愁之感,不加于心也;暴厲之動,不在于體也”,人們性格寬厚溫和,心境愉悅歡暢,從而國治平易近安。

 

禮樂教化是古圣先王治國理政、化平易近成俗的主要手腕,深受孔子推重包養留言板。從《孔子家語》上述記載來看,“寬柔以教,不報無道”的“南邊之強”的構成,以及孔子屢屢推重“南邊”,似乎都與先王的禮樂教化密不成分。而考核文獻記載,南邊的確存在著長久的禮樂教化傳統。

 

這一傳統,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帝舜時期。舜是突起于華夏地區的帝王,但文獻記載他在位時曾南服三苗和巡守江南,并崩葬于蒼梧。“三苗”,亦稱“有苗”“苗平易近”。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正義記曰:“吳起云‘三苗之國,左洞庭而右彭黎’,……今之江州、鄂州、岳州是也。”[6]29可見,“三苗”是活動于長江中游以南地區的現代部落。帝堯時期,“三苗”壯年夜,“在江淮、荊州數為亂”,堯曾發起屢次征戰以圖馴服三苗,但未能如愿,最終只是在舜的幫助下,“遷三苗于三危,以變西戎”[6]28,獲得南邊的暫時安寧。舜統治時期,殘存南邊的三苗又卷土來犯,在武力馴服不下的情況下,舜改變戰略,“修政偃兵,執干戚而舞之”[12],采取偃兵修教、行德易俗的方法來管理三苗。這般,“行德三年,而三苗服”(《上德》)[13]241。

 

文獻記載舜出生于音樂世家,他的父親瞽叟是一位盲樂師,他自己也精曉音樂。史籍中有不少關于舜與樂的記載,例如,“昔者舜作五弦之琴,以歌《南風》。夔始制樂,以賞諸侯”(《樂記》)[4]677。“昔者舜欲以樂傳教于全國,乃令重黎舉夔于草莽之中而進之,舜以為樂正。夔于是正六律,和五聲,以通八風,而全國年夜服。”(《察傳》)[13]294可見,舜不僅精曉音樂、會制作樂器,還重視發揮音樂的教化效能,他任用夔為樂正,創制音樂,并“以樂傳教于全國”,由此“全國年夜服”。對于此,《尚書·舜典》亦記載:“帝曰:‘夔!命汝典樂,教胄子:直而溫,寬而栗,剛而無虐,簡而無傲。詩言志,歌永言,聲依永,律和聲。八音克諧,無相奪倫,神人以和。’”[14]46這段記載,歷來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詩樂教化的源頭,此中不僅記舜錄用夔典樂以教胄子,并且提出了樂教的具體方法與目標,既體現了帝舜對音樂的精曉與掌握,又顯示出他以社會管理為最終目標的“圣王”情懷。

 

有鑒于帝舜的音樂素養與社會管理之職責,可以想見,他在馴服“三苗”、安撫南邊平易近眾時,也必定奉行禮樂教化。前述引文提到舜“修政偃兵執干戚而舞之”,此中“干”是盾牌,“戚”是斧頭,兩者既是現代武器,同時又是舞蹈時手中所執的用具。現代詩、樂、舞三位一體,樂由歌頌、跳舞配合組成,所以《禮記·樂記》中說:“比音而樂之,及干戚羽旄謂之樂。”[4]662可見,“執干戚而舞之”,既是戰士平易近眾為戰爭結束、得以回歸正常生涯而表現出的興奮之情,同時也是現代樂舞演習與教化的具體體現。

 

此外,前述《孔子家語·辯樂解》也提到“舜彈五弦之琴,造《南風》之詩”。有學者指出,舜所歌之《南風》的出現應該不是偶爾的,它屬于舜帝教化思惟的體現[15]。我們結合舜服三苗,且重視對南邊地區進行詩樂教化來看,《南風》之詩或許就是舜在推德懷遠、喻教于南時期所作。“南風之熏兮,可以解吾平易近之慍兮;南風之時兮,可以阜吾平易近之財兮”[3]400,這句式整齊的歌辭,既是對南風的歌頌,又寄寓了舜帝對平易近眾、平易近生的關包養合約切。所以《史記·樂書》中說:“夫《南風》之詩者,生長之音也,舜樂好之,樂于六合批準,得萬國之歡心,故全國治也。”[6]1235恰是通過這樣的詩樂教化,舜帝獲得平易近眾的愛戴與政治的勝利。同時,也開啟了南邊禮樂教化的源頭。

 

帝舜之后,更有周公、召公以“文王之教”德化于南邊。對于《詩經》“二南”之“南”,歷史上有南化說、南音說、南國說、南土說等分歧的認識,這些認識重要是從地區和詩體兩方面來懂得的。而無論是地區還是詩體,“二南”都與“南邊”密不成分。有學者考證,《周南》的11篇作品,“年夜約產生于周王室東遷前后,其地區包含今陜西東北及漢水中下游一帶”,《召南》共24篇作品,“年夜約產生于周王室東遷前后,其地區包含今陜西東北及漢水中下游一帶”[16]。實際上,“二南”是以西周鎬京和洛邑為焦點,向南以漢水流域為軸心的這樣一個廣年夜地區內的詩歌[17]。即便從詩體上來看,“南”也與“南邊”密不成分,如崔述說:“‘南’者乃詩之一體……本起于南邊,北人效之,亦名以南。”[18]而“二南”之定名,又與包養網VIP周初統治者周公、召公親密相關。鄭玄《詩譜序·周南召南譜》中說:“周、召者,《禹貢》雍州岐山之陽地名。……周、召之地,為周公旦、召公奭之采地。”[19]7朱熹在《詩集傳》中則說:“周,國名。南,南邊諸侯之國也。周國本在《禹貢》雍州境內,岐山之陽。后稷十三世孫古公亶甫始居其地,傳子王季歷。至孫文王昌,辟國寖廣。于是遷都于豐,而分岐周故地以為周公旦、召公奭之采邑,且使周公為政于國中,而召公宣布于諸侯。”[20]1王夫之在《詩經稗疏》中也說:“蓋周公、召公分陜而治,各以其治登其國風。則周南者,周公所治之南國;召南者,召公所治之南國也。北界河雒,南踰楚塞,以陜州為中線,而兩分之。”[21]15可見,歷史上學者多認同《周南》《召南》是分別采自于周公、召公采邑中的詩歌。而根據文獻記載,周公、召公的與“南邊”關系親密。如出土于清光緒年間的太保玉戈,李學勤師長教師考釋其銘文為:“六月丙寅,王在豐,令太保省南國,帥漢,遂殷南,令厲候辟,用鼄走百人。”并言“戈銘‘太保’必為召公”,銘文記載了周初成王命召公南下省檢南國的史實,並且認為“周人的影響從文王時已南及江漢,以致武王、成王時,召公在其間起了較年夜的感化”[22]。

 

周公、召公作為周初歷史舞臺上主要的人物,在政治管理上重視實施禮樂教化,以德服人。他們對南邊的經略,應該也以此為重。是以,對于“二南”,自漢代以來學者多主張“南化說”,如《毛詩序》:“《關雎》《麟趾》之化,王者之風,故系之周公。‘南’,言化自北而南也。《鵲巢》《騶虞》之德,諸侯之風,先王之所以教,故系之召公。《周南》《召南》,正始之道,王化之基。”[19]19朱熹《詩集傳》在敘述周、召分封之后也說:“于是德化年夜成于內。而南邊諸侯之國,江、沱、汝、漢之間,莫不從化。蓋三分全國而有其二焉。至子武王發,又遷于鎬,遂克商而有全國。”[20]1周公、召公在其所轄南邊地區奉行文王德性,實施禮樂教化,應該有必定的事理。孔穎達《尚書正義》記載,當武王伐紂觀兵孟津時,有“八百諸侯不召自來,不期同辭,不謀同時”[14]151,別的《牧誓》也記載,接收武王統帥,參加包養意思牧野決戰的,除眾諸侯之師外,還有分布在今四川、湖北一帶的庸、蜀、羌、髳、微、盧、彭、濮八個少數平易近族的軍事氣力[14]158。這些情況,應該是南邊諸侯之國“莫不從化”的具體體現。

 

綜觀以上,南邊自古以來即存在著“先王”禮樂南流、進而進行禮樂教化的傳統。並且這個傳統與孔子所推重的舜、文王、武王、周公等現代圣王包養條件息息相關。恰是在這些圣王的禮樂教化之下,加之獨特的地輿氣候的影響,南邊地區逐漸構成了寬厚、溫柔、中和的“南邊之強”。顯然,“南邊之強”分歧于以氣力相爭的“南方之強”,而是以閃爍著仁、禮等品德光線的“德性”之強。不僅這般,從上述現代帝王服化南邊的史實也可以看出,“德性”之強是獲得最終勝利的關鍵,是真正的強。

 

四、孔子的夷夏觀

 

孔子對“南邊之強”和“南邊之音”的推重和贊賞,既體現了孔子素來所主張的“霸道”“德治”思惟,也顯示了他以文明而不以地區、血緣來區分、評判諸夏與蠻夷的夷夏觀。

 

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多平易近族的國家,據學者研討,早在原始時期,就構成了華夏、東夷、包養合約南蠻、西戎、北狄五年夜集團[23],也即《禮記·王制》所說的“五方之平易近”。此中,“華夏”居于“中國”,“四夷”分家東、西、南、北四方。受地輿條件、經濟發展等原因的影響,華夏族與“四夷”呈現出分歧的習俗與文明形態。年齡以前,雖然華夏族群與周邊少數平易近族沖突不斷,但并沒無形成顯著的夏尊夷卑、“華夷之辨”的觀念。年齡時期,周王室陵夷,諸侯霸起,華夏內亂不已,周邊少數平易近族伺機侵進,對華夏諸國形成很年夜侵擾,甚至出現“南夷與北狄交,中國不絕若線”[24]203的求助緊急局勢。

 

在這樣的佈景之下,華夏華夏族群的向心力和凝集力絕後增強,在政治上構成了年齡霸主們“尊王”“攘夷”、同仇敵愾的協力之勢。同時,在思惟上,“夷”“夏”對立,“夏”尊“夷”卑的夷夏觀,華夷之辨觀sd包養念亦漸趨構成。在時人眼里,蠻夷被視為“虎豹”“禽獸”“異類”,如《左傳》閔公元年記:“狄人伐刑。管敬仲言于齊侯包養app曰:‘蠻夷虎豹,不成厭也;諸夏親暱,不成棄也。’”[7]256《左傳》襄公四年記:“晉侯曰:‘蠻夷無親而貪,不如伐之。’魏絳曰:‘……戎,禽獸也,獲戎、掉華,無乃不成乎?’”[7]936《左傳》成公四包養甜心年:“秋……(魯)欲求成于楚而叛晉。季文子曰:‘不成。……史佚之《志》有之曰: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。楚雖年夜,非吾族也,其肯字我乎?’”[7]818從這些稱謂與評價中,可見當時諸夏對蠻夷極度的敵視與歧視。

 

面對平易近族意識絕後高漲,孔子也思慮諸夏與蠻夷的區別,并在其身體力行、言談述作中表達他的夷夏觀。

 

起首,作為“華夏”平易近族的一員,面對“四夷交侵,中國微矣”[19]357的危機局勢,孔子也嚴“華夷之防”,強調要穩重對待華、夷之間的來往。他提出一個主要原則,即“裔不謀夏,夷不亂華”(《定公十年》)[7]1578,認為邊遠的裔夷不克包養一個月價錢不及圖謀華夏,不克不及侵擾華夏。為了守衛“中國”,保護“華夏”,對于那些以武力侵擾華夏的蠻夷,華夏各國應當配合討伐。是以,孔子對有“救中國而攘蠻夷”(《僖公四年》)[24]203之功的齊桓公屢次稱贊,同時也稱贊輔佐齊桓公的管仲:“管仲相桓公,霸諸侯,一匡全國,平易近到于今受其賜。微管仲,吾其被發左衽矣!”“如其仁,如其仁!”(《憲問》)[2]126-127認為此君臣二人解救了華夏,使華夏國民防止了淪落為“被發左衽”的落后平易近族的地步。這體現了孔子“內諸夏而外蠻夷”(《成公十五年》)[24]417的思惟認識,以諸夏為內,以蠻夷為外,華夏與少數平易近族應當互不侵擾,嚴守禮法規則相處。

 

其次,在華、夷的辨別與區分上,孔子堅持以文明作為評判的標準。孔子認為,華夏平易近族與蠻夷等少數平易近族之間存在差別,但這差別重要體現為由地輿地位、經濟發展、風俗習慣等惹起的文明表現情勢、文明發展水平上的差別,而非由于地區、種族、血緣的分歧而產生“人道”的分歧。是以,當子張向孔子請教本身若何行通于世時,孔子答覆他說:“言忠信,行篤敬,雖蠻貊之邦,行矣。言不忠信,行不篤敬,雖鄉鎮,行乎哉?”(《衛靈公》)[2]137當樊遲向他請教若何是“仁”時,他說:“居處恭,執事敬,與人忠。雖之蠻夷,不成棄也’。”(《子路》)[2]118顯然,孔子認為即便是蠻貊之邦的少數平易近族,也有著同華夏人一樣的“人道”,亦具有人之為人的品德尋求與價值判斷,所以華夏族群所推重的忠、信、恭、敬等德性品德,也會為蠻夷所認同與接收。

 

不僅這般,孔子由其所見所聞,也進一個步驟感觸感染到華夏以外的“蠻夷”也知禮義、行禮義,與華夏禮樂文明有相通之處,甚至有些方面比華夏做得包養價格ptt更好。例如,《論語·八佾》記載孔子說:“蠻夷之有君,不如諸夏之亡也。”朱熹《四書章句集注》引程子注曰:“蠻夷且有君長,不如諸夏之僭亂,反無高低之分也。”[1]62孔子在此稱贊蠻夷之國的君臣有高低之分,而華夏諸夏則禮崩樂壞、社會掉序。別的,孔子在周游列國時南至陳楚之境,也聽聞、見識到不少關于楚人的事跡,例如,《史記·陳杞世家》記載陳成公元年(前598年)冬,楚莊王因陳國年夜夫夏征舒弒殺陳靈公而率諸侯伐陳,并殺了夏征舒,占有了陳國。包養妹這時年夜臣申叔時勸諫說:“今王以征舒為賊弒君,故征兵諸侯,以義伐之,已而取之,以利其地,則后何故令于全國!”楚莊王贊同申叔時的話,于是“迎陳靈公太子午于晉而立之,復君陳如故”。[6]1580《孔子家語·好生》記載孔子讀到這一段歷史時,喟然嘆曰:“賢哉楚王!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,匪申叔之信不克不及達其義,匪莊王之賢不克不及受其訓。”[3]109認為恰是申叔時的“信”和楚莊王的“賢”促進了“復陳”這一道義之舉。別的,《史記·楚世家》記載楚昭王二十七包養心得年(前489年)春,吳伐陳,楚昭王親自帶兵救陳。行軍途中,楚昭王患病,但他拒不接收將病轉移到擺佈年夜臣身上的建議,也嚴守“祭不越看”的禮制,不往祭奠不屬于本國的山水。孔子這時在陳國,聽說后稱贊道:“楚昭王通年夜道矣,其不掉國,宜哉!”[6]1717顯然,這些見聞使孔子逼真地感觸感染到華夏之外的國家也有通情達理、知仁守義的一面。

 

基于人道、文明的相通,孔子認為諸夏文明與蠻夷文明是可以交通、相容甚至轉化的。《論語·子罕》記:“子欲居九夷。或謂:‘陋,如之何?’子曰:‘正人居之,何陋之有?’”朱熹注曰:“正人所居則化,何陋之有?”[1]113“九夷”之地當然落后、不開化,但具有先進禮樂文明的正人往棲身,其一舉一動、一言一行,必定會對夷人的風俗習慣產生影響,進而變落后為文明,減弱夷夏之別。這是先進的華夏文明對落后的蠻夷文明的改進與晉陞。反過來,假如華夏諸夏學夷俗、行夷禮,則其就會掉往諸夏成分,被視之為蠻夷。這在寄寓孔子“微言年夜義”的《年齡》一書中表現得尤其明顯,因此韓愈在其《原道》一文中評價說:“孔子之作《年齡》也,諸侯用夷禮,則夷之;進于中國,則中國之。”[25]指出孔子在《年齡》中以禮文明來區分華、夷,即華夏諸侯假如為夷禮所化,舉止行為按夷禮而動,孔子往往將他們視之為夷;而那些底本是蠻夷之國,但其親近、學習華夏文明,文明水平與習俗禮儀都漸趨于與華夏分歧,那孔子就將他們視之為華夏之國。

 

綜觀以上,在年齡時期平易近族牴觸凸起、劇烈的情勢之下,孔子尚能堅持冷靜,采取比較客觀、感性的態度來對待諸夏以外的少數平易近族。這并非表白孔子沒有內外之別,沒有平易近族意識,而是他基于“性附近也,習相遠也”的人道認識,并根據本身對蠻夷的所見所聞作出的客觀評價。除此以外,孔子的夷夏觀,應該還與上古以來,尤其是年齡時期華夏禮樂文明向周圍地區傳播,進而對少數平易近族產生影響教化這一歷史事實親密相關。

 

由前述“南邊之強”與“南邊之音”可知,早在堯、舜、文、武等古圣先王時期,華夏與周邊少數平易近族之間就有文明、文明的互動與交通,且實現了華夏先進的禮樂文明對落后的少數平易近族的改進與晉陞。到了年齡時期,禮壞樂崩,皇帝掉官,周代禮樂文明不僅流出“王官”下移至平易近間,並且還流向華夏之外的“四夷”。《論語·微子》所記“年夜師摯適齊,亞飯干適楚,三飯繚適蔡,四飯缺適秦,鼓方叔進于河,播鼗武進于漢,少包養ptt師陽、擊磬襄進于海”[2]167,恰是對“王官之學”下移、外流現象的具體描寫。此外,《孔子家語·辯物》記東夷小國郯國的國君前來朝魯,魯人問其先祖少昊氏為何故鳥名官,郯子予以詳細解答。孔子聽說后,就前往拜謁郯子并向他請教,二人進行了一番交通。歸去之后,孔子就向人感嘆:“吾聞之:‘皇帝掉官,學在四夷’。猶信。”[3]198可見,年齡時期,華夏禮樂文明以絕後的規模流向周邊蠻夷地區,并作為當時文明的先進者,被蠻夷接收并保留。文明的融合,尤其是華夏禮樂文明對周邊少數平易近族的影響與晉陞,使得諸夏與蠻夷的差別逐漸減弱;加之年齡時期戰爭的頻繁,平易近族遷徙交通不斷,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平易近族年夜融會漸趨構成。孔子從文明的角度,敏銳地捕獲到這一平易近族融會、全國年夜同的趨勢,是以,對“華夷之辨”提出以文明而不以地區、種族來評判的觀點。孔子的這一觀點,對此后中國歷史上的平易近族融會以及華夏平易近族的構成,都產生主要影響。

 

結語

 

孔子生于“禮壞樂崩”、人竟以氣力之強爭霸的無道亂世,貳心所向往的是堯、舜、文、武、周公等古圣先王管理下的“全國有道”的幻想社會。是以,其思惟言論不離“祖述堯舜,憲章文武”,其所推重不過“霸道”“德治”。將《中庸》中的“南邊之強”,放到孔子思惟構成的時代佈景下考核,我們就可發現包養犯法嗎,孔子所論,仍不離其思惟宗旨。而“南邊之強”,與其說是南邊地區的強,毋寧說是孔子所推重的古圣先王之強。古圣先王在南邊實施禮樂教化的足跡,以及奉行禮樂教化、以德治國所獲得的社會管理的勝利,恰是孔子儒家所推重的“霸道”政治的典範體現。同時,孔子對“南邊之強”“南邊之音”的稱贊,也體現了孔子以文明而不以地區、血緣為標準來區別、評判華夏與蠻夷的夷夏觀。孔子的這一觀念,對后世中國產生主要影響。在由漢至清兩千多年的中國傳包養網推薦統社會,華夏地區屢次遭受少數平易近族的進侵,鮮卑、蒙古、滿等一些少數平易近族甚至樹立政權,但基于孔子所確立的以文明來區別夷、夏的夷夏觀,這些文明落后的少數平易近族進進華夏后多重視親近華夏文明,采用“漢法”治國理政,由此使得中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,始終堅持統一發展。不僅這般,在文明認同與文明的交通與融會中,中國的各平易近族最終構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平易近族配合體,成為當當代界偉年夜的平易近族之一。

 

參考文獻:

 

[1]朱熹.四書章句集注[M].北京:中華書局,1983.

 

[2]邢昺.論語注疏[M]十三經注疏.臺北:藝文印書館,1956.

 

[3]楊朝明,宋立林.孔子家語通解[M].濟南:齊魯書社,2009.

 

[4]孔穎達.禮記正義[M]十三經注疏.臺北:藝文印書館,1956.

 

[5]衛湜,撰,楊少涵,校理.中庸集說[M].桂林:漓江出書社,2011.

 

[6]司馬遷.史記[M].北京:中華書局,1959.

 

[7]楊伯峻.年齡左傳注[M].北京:中華書局,1990.

 

[8]徐元誥,撰,王樹平易近,沈長云,點校.國語集解:包養網車馬費鄭語第十六[M].北京:中華書局,1990:464-465.

 

[9]來可泓.論語直解[M].上海:復旦年夜學出書社,1996:364.

 

[10包養dcard]饒宗頤:帛書《系辭傳》“年夜恒”說[C]道家文明研討(3).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1993:11.

 

[11]孫以楷.《論語·子路》中“包養故事南人有言”之“南人”考[J].孔子研討,2001(6):110-112.

 

[12]劉文典.淮南鴻烈集解:卷十一:齊俗訓[M]劉文典選集:第1冊.合肥:安徽年夜學出書社,2012:400.

 

[13]呂不韋.呂氏年齡[M]諸子集成:第6冊.北京:中華書局,2006.

 

[14]孔穎達.包養合約尚書正義[M]十三經注疏.臺北:藝文印書館,1956.

 

[15]楊金磚.虞舜對瀟湘文學的豁蒙[J].求索,2007(8):185-187.

 

[16]余冠英,韋鳳娟.詩經與楚辭精品[M].吉林:時代文藝出包養價格書社,1995:20-37.

 

[17]梁中效.《詩經》與漢水流域文明[J].湖北年夜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,2006(6):669-772.

 

[18]崔述.崔東壁遺書:卷一:讀風偶識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2013:530.

 

[19]孔穎達.毛詩正義[M]十三經注疏.臺北:藝文印書館,1956.

 

[20]朱熹,撰,趙長征,點校.詩集傳[M].北京:中華書局,2017.

 

[21]王夫之.詩經稗疏[M]清經解續編.上海:上海書店.2014:15.

 

[22]李學勤.太保玉戈與江漢的開發[M]走出疑古時代.長春:長春出書社,2007:83.

 

[23]田繼周.先秦平易近族史[M].成都:四川平易近族出書社,1988:126-128.

 

[24]劉尚慈.年齡公羊傳譯注[M].北京:中華書局,2010.

 

[25]韓愈.原道[M]韓昌黎文集校注.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1987:17.

 

 

責任編輯:近復

@font-face{font-family:”Times New Roman”;}@font-face{font-family:”宋體”;}@font-face{font-family:”Calibri”;}p.MsoNormal{mso-style-name:註釋;mso-style-parent:””;margin:0pt;margin-bottom:.0001pt;mso-pagination:none;text-align:justify;text-justify:inter-ideograph;font-family:Calibri;mso-fareast-font-family:宋體;mso-bidi-font-family:’Times New Roman’;font-size:10.5000pt;mso-font-kerning:1.0000pt;}span.msoIns{mso-style-type:export-only;mso-style-name:””;text-decoration:underline;text-underline:single;color:blue;}span.msoDel{mso-style-type:export-only;mso-style-name:””;text-decoration:line-through;color:red;}@page{mso-page-border-surround-header:no;mso-page-border-surround-footer:no;}@page Section0{margin-top:72.0000pt;margin-bottom:72.0000pt;margin-left:90.0000pt;margin-right:90.0000pt;size:595.3000pt 841.9000pt;layout-grid:15.6000pt;}div.Section0{page:Section0;}

 


已發佈

分類:

作者:

標籤: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